由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进口化妆品境内收货人备案、进口记录和销售记录管理规定》正式实施,进口商需提前做好收货人备案以及进口和销售记录工作,进口化妆品将同进口食品一样实现全过程追溯,将全面掌握进口化妆品的产品种类、收发货人、销售流向等信息,这也将有利于进一步保障进口化妆品质量安全。
进口商进口货物时,还需要提供上一批次化妆品的进口和销售记录。企业首次进口化妆品,可提供首次进口声明,如再次进口则必须提供系统中打印的进口销 售记录。具体需要备案的产品范围见进口食品化妆品进出口商备案系统首页使用帮助中的“须备案进口食品及化妆品范围编码”。
国化妆品分为普通化妆品和特殊化妆品,若生产特殊用途化妆品(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防晒)的,除了生产企业具备“一照五证”外,还需要经过国家卫生部批准,持有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和特殊用途化妆品证书方可生产。
化妆品标准提高被纳入“十三五”规划 行业全方位升级势在必行。
国务院常务会议,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会议通过“十三五”国家食品和药品安全两个规划。确定:
一是强化全过程监管。
落实地方尤其是县级政府保障食品安全责任,加大对校园、小摊贩等重点区域和对象的日常监管,深入开展农药兽药残留等源头治理,重拳整治违法添加等行为,严防发生系统性风险。强化药品临床试验数据真实性监督,加快推进药品生产经营各环节可核查可追溯机制建设,严打制假售假,严防药品安全事件发生。
二是强化抽查检验和风险预警。
加强检查员队伍专业化能力建设,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对所有类别和品种的食品、血液制品和疫苗、基本药物实行全覆盖抽检,提高风险监测评估和应急处置能力。构建权威信息发布机制。
三是强化技术支撑。
加快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实施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标准提高行动。推进药品医疗器械注册审评项目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对具有临床价值的创新药和临床急需药品实行优先审评审批。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实施在线智慧监管,严格落实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测、监管等各环节安全责任。
结合2016年总局全年的密集抽检,被纳入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化妆品风险监测预计在2017年更加集中且全面。
而结合央视国家品牌计划以及十三五规划对技术标准的要求,化妆品行业在政策强压以及催化下,必将加快速度提升硬实力,在技术、研发、乃至推广上进一步纳入国家综合经济实力象征体系之中。